炎夏已至比起往年更加高溫難耐,食物保鮮困難稍一不慎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,每年因食用被細菌、病毒、寄生蟲或化學物質污染的食品而罹病的人數超過6億,死亡人數為42萬人。每年因不安全食品對中低收入經濟體造成的生產力損失就達到約950億美元。
冷藏無法遏止細菌繁殖
濰坊可以治銀屑病醫院表示,李斯特菌屬革蘭氏陽性菌,主要以食物為傳染媒介,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體之一。它廣泛分布于自然界中,可以污染各類型的食品,包括:肉類和肉制品,未經巴氏滅菌的乳制品,水果、蔬菜和芽菜等新鮮和冷凍農產品以及即食產品。
該細菌在1 ~ 45 ℃之間皆可生存,最適宜生長溫度在30 ~ 37 ℃,只有在-40℃以下或70°C 以上的溫度,才能將其殺死,由于可在4 ℃下生長,因此冷藏方法并無法遏止細菌繁殖,生鮮蔬果或即食性食品放進冰箱,都有可能感染李斯特菌。
感染該菌后一般不會迅速發病,快則3天,一般是在1至3周左右出現癥狀,不過也有2個月后才發病。絕大多數李斯特菌病病例與食品的攝入有關。
感染后的臨床癥狀輕者為腹瀉、腹痛、發熱,重者可導致敗血癥、腦膜炎和腦脊膜炎,老年人和孕婦的易感病性高,應避免進食易受李斯特菌污染的高風險食品。
包括保質期較長(超過五天)的冷凍即食食品(例如煙熏鮭魚、煙熏火腿、煮熟的凍食肉類等)、未經消毒奶類制成的起士及預制或預先包裝的沙拉等。
由于李斯特菌不耐高溫,溫度達到70℃持續兩分鐘以上即可殺滅,為避免細菌污染,銀屑病患者要食用煙熏鮭魚前,可用微波爐高溫烹調3~5分鐘。
除了李斯特菌,沙門氏桿菌、腸炎弧菌、霍亂弧菌、諾羅病毒、仙人掌桿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也經常造成食物中毒事件,對食安造成嚴重威脅,不管是銀屑病患者還是其他人群,都應盡量避免生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