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的腳步已到,最擔心中暑造成生活上的不適,固護心氣、調理腸胃功能可有效預防中暑癥狀產生。中暑的發生是因為人體無法有效地排出過多的熱量,導致對生理機能產生影響。
濰坊東方銀屑病醫生指出,輕微癥狀有頭痛、頭暈眼花、疲倦、四肢無力、惡心、口渴、心跳加快、皮膚濕冷或干燥、體溫正常或偏高、肌肉抽筋疼痛等;病情嚴重時將有熱衰竭或熱中風等急癥發生,需緊急醫治。
容易產生中暑癥狀的對象,暴露在高溫烈日下或于濕熱環境下時間過長者、勞動汗出過多者、水分補充不足者、腸胃功能受傷或虛弱者、氣血不足虛弱者等。
自5/5立夏開始,氣溫一天一天升高,午后雷陣雨出現頻率也變多了,夏季的熱和濕影響臟腑主要為心與脾。中醫理論中,夏屬火,與心氣相應,心在人體的表現為心主神明,代表精神、意識、思維等高級中樞神經活動,若暑熱太過,汗出過多,在汗為心之液的中醫理論下,將耗損心氣,而有頭昏、疲倦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心跳加快、口渴、體溫偏高等癥狀產生。
長夏屬濕,而脾惡濕,代表過多的濕氣將影響消化功能,而造成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惡心、大便黏膩不爽等癥狀,因此可借由固護心氣、調理腸胃功能預防中暑產生。
預防中暑固護心氣方面,養生方面主張心靜自然涼,不要過曝曬于大太陽之下,并建議銀屑病患者午睡,一則避炎熱之勢,二則可恢復疲勞。適量的清暑利濕食物可消除暑熱,避免心氣過度耗損,但不宜過量食用。
預防中暑飲食調養方面,因為夏季氣候炎熱,人的消化功能較弱,人們的日常飲食應以清淡為主,銀屑病患者清淡的飲食不僅可起到清熱、祛暑、斂汗、補液的作用,還有助于增進食欲,而少吃高脂厚味、辛辣上火等不易消化的食物,并且適時補充足夠的水分。
長夏的濕邪最易傷脾,因此長夏銀屑病患者的飲食不僅宜清淡少油膩,還需以溫食為主;除此之外,有養生家主張長夏飲食應溫暖、不令大飽。健脾利濕食物可調養消化系統功能,夏季飲食中不妨可適量食用,健脾利濕食物包括:
豆類:
綠豆-清熱除濕、健脾
扁豆、四季豆-健脾
紅豆-健脾養血
碗豆、青豆-滋養肝脾
黑豆-養脾益腎